![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a27d24_bd0ba9f8c2374e38a7ad5224d2b9e54c~mv2.jpg/v1/fill/w_980,h_735,al_c,q_85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uto/a27d24_bd0ba9f8c2374e38a7ad5224d2b9e54c~mv2.jpg)
~治療細語~
有一位腰背痛的患者,因為常常要背著背包周圍走去工作,所以就算過了最急性的狀況,這一年多都一直有來做治療,以防腰痛復發。
他主要的投訴雖然是腰背或下肢痛,但治療期間都發現他的頸肩緊硬,頸部的胸鎖乳突肌(sternocleidomastoid) 非常緊張。傾談中了解到他小時候曾有哮喘,而長大後一直有氣管敏感狀況,只要天氣轉變就容易舊病復發,病兩三多星期。
保雲療法(Bowen Therapy)是一個相對整體的治療,有一些手法可處理喉嚨位置以幫助氣管問題;所以除了處理主要的腰背痛症,一直都有幫他做頸肩及喉嚨的手法以放鬆此位置。
接受了治療一段時間後,他的痛症已大有改善,而且氣管問題也無再復發。患者痛減少了,身體健康了,但頸肩喉嚨位置的肌肉照舊緊張,這一點讓我有些耿耿於懷,常常想搞掂佢。但今日當他回來再做治療時,我發現他的頸肩喉嚨位置終於肯放鬆下來,而我除了之前有做的手法外,是沒有額外去做其他東西的。
其實一直學習髗骶骨治療(Craniosacral Therapy)及保雲療法,都有提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;治療師的工作就好像一個 facilitator,去幫助患者的身體作出調整,而如何調整就由身體的內在智慧 (inner wisdom) 去決定。簡單來說,治療師亦不是去 fix 患者的身體,而只是提供一些協助幫助身體回復自然平衡。今次的經驗另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;在這患者身上,那些手法我一直都有做,而身體何時願意放鬆改變,好像不完全由我決定,當然沿路還是有一些指示令我知道 I am on the right way。有時我能夠做的就只是信任及尊重身體內在智慧。
Comments